《第二節·十方說法·兩土得益》經文|注釋|譯文|賞析|評贊
【經文】
爾時華德菩薩白佛言:“世尊!是妙音菩薩,種何善根,修何功德,有是神力?”
佛告華德菩薩:“過去有佛,名云雷音王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國名現一切世間,劫名喜見,妙音菩薩于萬二千歲,以十萬種伎樂供養云雷音王佛,并奉上八萬四千七寶缽①。以是因緣果報,今生凈華宿王智佛國,有是神力。華德!于汝意云何?爾時云雷音王佛所、妙音菩薩——伎樂供養,奉上寶器者,豈異人乎?今此妙音菩薩摩訶薩是。華德!是妙音菩薩,已曾供養親近無量諸佛,久植德本,又值恒河沙等百千萬億那由他佛。”
“華德!汝但見妙音菩薩其身在此,而是菩薩,現種種身,處處為諸眾生說是經典——或現梵王身,或現帝釋身,或現自在天身,或現大自在天身,或現天大將軍身,或現毗沙門天王②身,或現轉輪圣王身,或現諸小王身,或現長者身,或現居士身,或現宰官身,或現婆羅門身,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或現長者居士婦女身,或現宰官婦女身,或現婆羅門婦女身,或現童男、童女身,或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身,而說是經。諸有地獄、餓鬼、畜生,及眾難處,皆能救濟,乃至于王后宮,變為女身,而說是經。”
“華德!是妙音菩薩,能救護娑婆世界諸眾生者,是妙音菩薩如是種種變化現身,在此娑婆國土,為諸眾生說是經典,于神通、變化、智慧無所損減。是菩薩,以若干智慧明照娑婆世界,令一切眾生各得所知;于十方恒河沙世界中,亦復如是。若應以聲聞形得度者,現聲聞形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形得度者,現辟支佛形而為說法;應以菩薩形得度者,現菩薩形而為說法;應以佛形得度者,即現佛形而為說法。如是種種,隨所應度而為現形,乃至應以滅度而得度者,示現滅度。”
“華德!妙音菩薩摩訶薩,成就大神通智慧之力,其事如是。”
爾時華德菩薩白佛言:“世尊!是妙音菩薩,深種善根。世尊!是菩薩住何三昧,而能如是在所變現,度脫眾生?”
佛告華德菩薩:“善男子!其三昧名現一切色身,妙音菩薩住是三昧中,能如是饒益無量眾生。”
說是妙音菩薩品時,與妙音菩薩俱來者八萬四千人,皆得現一切色身三昧;此娑婆世界無量菩薩,亦得是三昧及陀羅尼。
爾時妙音菩薩摩訶薩供養釋迦牟尼佛及多寶佛塔已,還歸本土,所經諸國,六種震動,雨寶蓮華,作百千萬億種種伎樂。既到本國,與八萬四千菩薩,圍繞至凈華宿王智佛所,白佛言:“世尊!我到娑婆世界,饒益眾生,見釋迦牟尼佛,及見多寶佛塔,禮拜、供養;又見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及見藥王菩薩,得勤精進力菩薩、勇施菩薩等,亦令是八萬四千菩薩得現一切色身三昧。說是妙音菩薩來往品時,四萬二千天子得無生法忍,華德菩薩得法華三昧。”
【注釋】
① 寶缽:簡稱缽,為比丘六物之一,即盛飯器。譯為應器,或應量器。四大天王持四缽供佛,佛以神力,把它們合為一缽,這是有缽的歷史。 ② 毗沙門天王:梵語毗沙門。在佛教中為護法之天神,兼施福之神靈。
【譯文】
這時,法會中有一位名叫華德的菩薩對佛說:“世尊,這位妙音菩薩,他在往昔因地時種下何種善根?修下了何種功德?怎么會有這樣的神力呢?”
釋迦牟尼佛告訴華德的菩薩說:“很早以前,有一位佛,名叫云雷音王佛,他有如來、應供、正遍知等稱號。當時的國名叫現一切世間,所處的劫,名叫喜見。妙音菩薩在一萬二千年當中,以十萬種伎樂供養云雷音王佛,并為佛奉獻了八萬四千個七寶制成的寶缽,由于這個原因和果報,他現在才生在凈華宿王智佛國,并具備了這樣的神力。華德菩薩,在你看來,那時在云雷音王佛面前,以伎樂進行供養并奉上寶缽的妙音菩薩難道是另一個人嗎?他就是現在的這位妙音大菩薩。華德,這位妙音菩薩已曾供養、親近過無數位如來佛,很久很久以來,就種下了善根,另外,他所遇到的佛,有恒河沙那么多的成百上千直至萬億兆。”
“華德,你只看見妙音菩薩的身軀在此,其實,這位菩薩能現各種身相,到處為各類眾生演說這部《法華經》。他或者現梵王身,或者現天帝身,或者現自在天身,或者現大自在天身,或者現天大將軍身,或者現四大天王中的毗沙門天王身,或者現持輪寶的神圣國王身,或者現各種小王身,或者現長者身,或者現宰官身,或者現婆羅門身,或者現比丘身、比丘尼身、男居士身、女居士身,或者現長者婦身、居士婦人身,或者現官吏婦人身,或者現婆羅門婦人身,或者現童男、童女身,或者現天神、龍神、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天龍八部以及人與非人等的身相。通過示現這些不同的身相而為不同的眾生講說這部《法華經》。在地獄、餓鬼、畜生之中以及各種困難的場合,他都能前去救濟,甚至變成女身,深入國王的后宮之中,為宮女們講說這部經典。華德,這位妙音菩薩是能救護娑婆世界所有眾生的菩薩。這位妙音菩薩如此顯現各種各樣的變化身相,在這個娑婆世界,為所有眾生講說《法華經》,可是,他的神通力、他的顯化力以及他的智慧,卻毫無損減。”
“這位菩薩用他的種種智慧光明來照耀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使一切眾生各自得到應該知道的佛法。不但在娑婆世界如此,就是在十方恒沙數那么多的世界中,妙音菩薩也是這樣來救度眾生。如果有應該以聲聞身形獲得救度的眾生,妙音菩薩就示現聲聞身形而為其說法;如果有應該以辟支佛身形獲得救度的眾生,妙音菩薩就現示辟支佛身形而為其說法;如果應該以菩薩身形獲得救度的眾生,妙音菩薩就示現菩薩身形而為其說法;如果有應該以佛的身形而獲得救度的眾生,妙音菩薩便示現佛的身形為其而說法。如此各種各樣的身形,都是隨著所應救度的眾生的不同身形而顯現出相應的身形,甚至遇到應該以滅度之相獲得救度的眾生,妙音菩薩還會示現滅度之相。華德,妙音大菩薩所成就的巨大神通與智慧之力,就是這樣。”
這時華德菩薩對佛說:“世尊,這位妙音菩薩的確深深種下了善根。世尊,此菩薩安住于何種妙定而能如此隨時隨地變化示現不同的身相,以求度眾生脫離苦難?”
釋迦牟尼佛告訴華德菩薩說:“善男子,妙音菩薩所安住的妙定境界,名叫現一切色身。妙音菩薩住在這種妙定之中,所以,能像剛才所說的那樣給眾生帶來很大的好處。”
釋迦牟尼佛講說這篇《妙音菩薩品》時,與妙音菩薩一同前來的八萬四千人都證得了名叫現一切色身的妙定。這個娑婆世界中的無數菩薩也獲得了這種妙定以及陀羅尼的法門。
妙音大菩薩供養釋迦牟尼佛及多寶佛塔后,便返回自己所在的國土。途中所經過的各個國土都發生了六種震動,天空中像下雨一樣散下寶蓮之花,并自然出現了百千萬億種歌舞與妙樂。到達本國之后,妙音菩薩與圍繞在他周圍的八萬四千菩薩來到凈華宿王智佛面前,對佛說:“世尊,我這次到娑婆世界去,使那里的眾生蒙益受惠,我還見到了釋迦牟尼佛,見到了多寶佛塔,并對其都進行了禮拜和供養。我還見到了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見到了藥王菩薩、得勤精進力菩薩、勇施菩薩等大菩薩,也使與我隨行的八萬四千菩薩都獲得了名叫現一切色身的妙定。”
釋迦牟尼佛講說這部《妙音菩薩來往品》時,有四萬二千名天子證得了安住不生不滅之實相理體的無生法忍,華德菩薩則證得了依據《法華經》思惟諦觀中道實相之理的法華三昧。
【鑒賞】
上節說到妙音菩薩應釋迦牟尼的召喚,辭別本佛與眷屬菩薩來到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召喚妙音菩薩來此會場是為了通過贊嘆妙音菩薩廣度眾生的功德神通,來樹立一個榜樣,鼓勵勸勉受法弟子信受《法華經》,尊敬、珍惜說法之師。那妙音菩薩到底是如何弘揚經法、拔濟眾生,本節中佛陀為大眾做了詳細敘述。
本節包括十方弘經、兩土得益、還歸本土、聞品進道四部分,后四部分是結束收尾的交代,重點在于介紹妙音菩薩于十方世界如何度化群有,也就是十方弘經部分。這一部分的內容可以總結為華德菩薩和釋迦牟尼佛的兩個問答,第一個問答是“問答善根神力”,佛陀為華德解答妙音菩薩到底有何善根功德,現在以什么樣的威神之力度化眾生;第二個問題是“問答所住三昧”,世尊簡單介紹妙音菩薩所住的三昧境界,也是提倡大眾向妙音學習的意思。
前面妙音前來是釋迦牟尼佛親自放光感召的,等妙音菩薩來了之后,華德菩薩出現,以他的智慧向佛陀請教關于妙音菩薩的事。其實華德菩薩所問的問題前面文殊菩薩請求與妙音菩薩相見時已經提到,只是當時佛陀未曾回答,此處華德菩薩再次重復提出來。華德菩薩的問題大概就是前面說的兩個問答的主題,及涉及妙音菩薩過去所修的善根,也有現在得到的功德果報和度化眾生的神通,佛陀一一介紹了妙音菩薩在娑婆世界弘揚法華時所現的三十四種身形,并進一步解釋為什么妙音菩薩能夠做到隨類示現、感應赴機,就是他所住的三昧名稱。
上一篇:法華經《第二節·分身遠集·開多寶塔》經文|注釋|譯文|賞析|評贊
下一篇:法華經《第二節·雙明后世·信毀果報》經文|注釋|譯文|賞析|評贊